•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在线>政教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详细内容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海陵中学“日行一善,月习一德”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3-09-13 00:00:00 浏览次数: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根本,突出“立德树人”宗旨,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三类成长空间,开展以“日行一善,月习一德”为基本模式的道德养成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塑造良好道德修养,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努力争当“品德高尚、富有理想、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海陵人。
二、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未成年人德性养成核心要素,确定“日行一善,月习一德”道德养成教育的逐月主题为:诚信、责任、秩序、尊重、礼仪、感恩、友善、勤俭、卫生。考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特点、时令特点和教育资源情况等因素,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月份
主题
2
礼仪
3
责任
4
诚信
5
尊重
6
秩序
9
卫生
10
感恩
11
友善
12
勤俭
三、实施途径与操作路径
“日行一善,月习一德”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应由学校、家庭、社区共同组织推进。其基本实施途径与操作路径如下,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丰富和创新。
(一)               基本实施途径
开展“日行一善,月习一德”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主要通过如下途径:
一是结合各类学科教学开展教育。围绕每月主题,利用班会课开展专题教育。
二是结合“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教育。以春节、清明、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教师节等重要现代节日为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充分利用节日活动中的教育因素,熏陶、感染未成年人。
三是结合日常生活开展教育。积极关注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在日常阅读生活中,推进以“美德”为主题的文化阅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引导他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德性。
四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教育。带领未成年人走出校园,到工厂、社区中去,通过公共服务活动和公共事务参与,及开展角色体验、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
(二)基本操作路径
   1.主题阅读。精选出适合未成年人诵读的古代、近代、现代的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科幻故事等,让学生通过先期的自主阅读,掌握相关主题的背景资料,并在阅读中受到启迪与熏陶。
2.主题实践。“做”是“日行一善,月习一德”的重要环节。围绕月主题,引导学生从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做起,在实践的体验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主题展示。以班级、年级组、学校或校外教育辅导站等为单位,为学生提供主题展示会、成果分享会、体验交流会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展示平台,使不同的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展示启迪同伴一起前行。
4.主题反思。伴随着实践体验的过程,教师撰写“教育故事”,学生撰写“成长故事”,及时记录典型的成长个案,在充分展示和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不断促进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深化。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