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特色建设>家校共育> 详细内容

家校共育

科学家教 爱慧成长| 国庆礼包大放送——家长“陪跑”指导

发布时间:2022-10-08 10:25:19 浏览次数: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父母作为家庭的主力军,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国庆假期是一段很好的亲子相处时光,为了提高家长的科学家庭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增强亲子间情感联结,助力家长在假期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学校由德育处牵头,精心筛选家庭教育知识,国庆七天每天按时推送“好书大家看,家长讲故事,复学六步法”等内容,由班主任转发家长群,为家长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教育是一场自我修行,且行且学习。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带大家从观察、感受、倾听、请求四要素出发,了解一种更加公平、尊重、充满爱的沟通方式;在《父母规》美文赏析中,明晰父母的正确作为,改变从自身做起,教育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为晚。

通过对降低孩子自尊水平的十一种行为及干扰型父母特点的介绍,结合三例颇有针对性的亲子教育案例,以“躺平孩子”家长故事叙述的形式,从第一视角引起家长的共鸣,及时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误区,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家庭教育方法,干货满满。

对孩子“躺平”的五大动机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思维导图,厘清孩子行为的背后需求,给大家多一些启示,多一份智慧。在假期最后两天,详细介绍了复学的“六步法”,并推送复学的九大注意事项,增强了家长朋友们的内部能量。

用心呵护生命,用爱陪伴成长。家庭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又精细的特殊工程,科学家庭教育又是所有教育建设的根基。教育好孩子,是需要专注一生的事业。本次活动,家长们学习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家长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方式方法,做有智慧的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家长心得分享:

徐子权爸爸:爱是陪伴,共同成长。我们平时需要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互动,做好情绪安抚,以积极正向的方法去影响孩子,照亮孩子成长的道路。愿我们能和孩子一起成长,愿孩子也因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加优秀。

彭云飞家长:看学校发的“科学家教,爱慧成长 ”系列,感触颇深,从中学到不少,也让自己深刻反省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应该学会多沟通,避免唠叨式教育以及暴力式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应及时引导,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孩子在长大,我们家长也要一路好好学习怎样做一个好父母。

解浏岑家长:养育孩子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们不仅需要用心栽培,更需要科学陪跑。新时代需要身心健康的青年,作为家长,我们要多关注孩子心理,用善良润泽他们的内心,用奋发撑起他们的未来。

戴铖睿家长:通过老师发的教育内容,我发现我们之前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当之处,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之路上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教育他,尽量避免伤害其自尊心,让他茁壮成长!

鲁家陆妈妈:亲子间的沟通困难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当家长不能理解孩子时,家长的观点和做法也不会被孩子理解和接受。想要孩子改变,家长肯定先要改变,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亲子间的沟通应该会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钱泽睿妈妈:在家长与孩子沟通方面,首先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共同承担教育责任,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导向性作用;其次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不轻易对孩子发火,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丁君怡妈妈:父母的爱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上满足,二是精神上的理解和接纳,也就是归属感和成就感。只有不断学习的父母才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我们家庭教育的真谛不是教,更不是管,而是引导与示范。作为一名母亲,我更愿意“蹲”来“陪”孩子看世界!

王歆然妈妈:家庭教育中,家长如同孩子的镜子,而孩子就仿佛是家长的影子。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引导孩子在有限的世界里探索出无限的空间。相信只要我们用心陪伴孩子,一定能够成为孩子的贴心陪伴。

魏冯梓晗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科学陪伴就是给孩子留足空间,倾听其心声,尊重其想法,了解其需求,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三观”。

顾邱羽家长:做父母的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不要对孩子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这样才能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成为自己,成为一个能心平气和,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要留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尽情地去成长,发展自我。

陈九志家长:在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下现在孩子的认知远远出乎家长的意料。我觉得最重要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只要思想不懈怠,大方向就不会出现偏差。其次要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能使孩子学会思考。再次父母一定要身体力行,父母正能量的言行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懒惰的思维。

陈诗妤妈妈:作为家长,控制情绪和“三平”沟通法对于青春期孩子尤为重要。平等的姿态、平和的心态、平静的语气,用积极的倾听、接纳性的语言打开沟通的大门。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快乐、阳光。那么就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永远当好孩子的引航员!

谢欣睿爸爸: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的希望,更是父母精神的寄托。关心孩子的教育生活是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但需要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学会换会思考,从孩子更容易接受的视角,处理问题。同时,还应不遗余力地用积极行动去影响孩子。只有这样,“躺平”现象才会远离我们的孩子。

杨采迪妈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在成长,我们作为家长也要及时更新理念,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一打到底或者放羊到底,也更加不能心血来潮时管一管。孩子的点滴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浇灌,父母的合理引导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