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家长育儿感悟:让爱与教育同行
让爱与教育同行
海陵中学 九(10)班程湘雯家长
家庭是我们孩子温馨的港湾,同时也是孩子成长的园地。家庭在给予孩子温暖的同时,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每个家长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说要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不是意味着放手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让爱与教育并存?以下是我们在教育姑娘方面一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尊重,让人格更独立
尊重,意味着独立。家长应该懂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具有独立人格。孩子是父母的,但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只有确立了孩子的独立地位,父母才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建议而不命令,指导而不包办。
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需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情感体验。我们尊重孩子的正确意见,有事同她们商量,逐渐给她们更多的独立权利,我们就是孩子的港湾。
二、理解,让沟通搭建桥梁
俯下身来主动倾听孩子内心需求,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孩子当然也愿意聆听父母的看法,倾听中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孩子在倾诉中逐渐明晰自己的问题,最后找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从而逐步学会自主、负责和独立。有时孩子的问题也不一定能解决,但因为有人接纳、理解她们,就能使她们消除不安和焦虑。当然,有时初中孩子的观点、判断很可能荒唐甚至违背主流文化,身为家长可以反对,但要告诉孩子,我们懂得她们的想法,明白她们的感受。
三、接纳,让情绪合理表达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因而忽略了孩子情绪的因素,那么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总会有事事碰壁、出现无法沟通的状况,这是家庭教育的弊端。因此,我认为作为家长,不应轻易对孩子发火,可以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引导孩子尝试表达她们自己的情绪。多点耐心,给孩子创造融洽的情绪氛围,借助良好的情绪与孩子有效沟通,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引导孩子自我教育,继续“修炼”。
四、放手,让挫折成为力量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的人生一片坦途,能少走些弯路,能多走些捷径。于是,父母们总会以过来人的经验引导孩子,人生道路应该这样走。父母有父母的希冀,孩子有孩子的固执。当两者发生冲突,我们是坚持让孩子走康庄大道,还是放手让她们走一段弯路?
我不规避孩子将面对的挫折,有时让她们去走弯路,能在弯路中提高抗挫能力,涵养更平和的心态。我们让孩子走了一些弯路,但在这些弯路中,需要我们时时引导与支持,让孩子有一路前行的勇气,有饮水思源的感激,也许是每一个孩子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我还是勇敢地让她们去撞南墙,更何况经过种种挫折,她们也能撞破了那堵“南墙”。因为,她们在这段弯路中积聚了更多的勇气,也看到了她们成长的力量。
五、提升,让引领更具实效
微时代已然到来,虽然互联网各平台良莠不齐,但我们也不可因噎废食。与其武断地禁止孩子使用微博、微信等平台,甚至没收孩子的手机、平板电脑,不如有目的地合理引导孩子摆正心态,在感受“微时代”便捷高效、开放透明和民主自律等特点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微素养”,发挥“微时代”教育力。
初中生的家长是最难当的,我们要学会与孩子共同成长,让爱与教育同行。
最后也要感谢她们的成长,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