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中学2013暑期校本培训活动巡礼
发布时间:2013-09-13 00:00:00 浏览次数: 次
2013年8月22~26日,海陵中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暑期校本培训。
22日上午,校长、党支部书记田玉龙同志向全校教职工做了新学期工作报告及师德师风建设报告。田校长在总结了过去一学年学校和师生员工所取得的成绩之后,就新学期的工作从营造和谐幸福的校园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打造“优品德、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品牌、提供服务学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优质后勤保障,创建平安校园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报告的核心是“惟广惟实,求新求精,戮力同心,再创辉煌”。 报告对“惟广惟实,求新求精”的校训、“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师训、“立志远方,立根脚下”的生训、“有容有为,勇于担当”的政训、“享受学习,奠基幸福”的办学宗旨进行了解读。作为海陵人,要练广阔胸襟,探广博知识,秉坚实操守,扬踏实作风,敢作敢为敢创新,务精务细务上乘,戮力同心,勤勉奋进。田校长的工作报告,为海陵中学新学期、新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报告中着重对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了重点强化,重申了海安县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十禁止”、海陵中学师德师风“八不准”、海陵中学教师工作常规要求等,既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人格尊重,又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和制度约束,让教师既能够尽心尽职的做好本职工作,又能够充分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使命感。
8月25日,南通市教科研中心符永平、冯卫东两位主任先后来到海陵中学,就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和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科研两个大问题作了《课堂视野中的备课组和学科组建设》和《做我们自己的教科研》的专题讲座。两个专题讲座成为海陵中学暑期教师培训的又一亮点。
8月25日上午,符永平主任的讲座从当前高效减负的现实要求切入,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一线的深刻体悟,认为要切实做到减负增效,必须从课堂教学的源头——备课抓起。符老师以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实,从“备课组、学科组活动计划管理”、“备课组、学科组常规活动的组织开展和过程管理”以及“备课组、学科组活动开展后的管理:教学反思、优秀备课组、学科组评比”等方面详细地讲述了备课组、学科组建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家园,是引领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和教育科研的根本所在,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从教育教学第一线走出来的教育学者,符主任的讲座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始终结合自己教学研究的实际,举重若轻,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又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支点,可操作性强,并表示愿意和大家一道进行课堂教学研究。3个多小时的讲座,大家如沐春风,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慨。
8月25日下午,冯卫东主任从“研究”二字入手,在扼要阐述了“做我们自己的教科研——我的信念与践行”之后,重点讲述了他的团队的六个研究故事,在每个故事讲述之后,冯主任都给以画龙点睛的点评,使大家从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级段的草根教师的实践研究中获得启示。最后以南通“二李”(李庾南、李吉林)的行动证明,她们是“做我们自己的教科研”的典范,“二李”及其代表的研究方法恰似一座朴实而坚定的石桥,一线教师许多优秀的研究方法都(可以)到这座“石桥”处集结,又可以经由这座“石桥”进行新的出发……冯主任的讲座,让大家的教科研观念得到了更新,让大家看到了,原来教科研工作并不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的,只要做有心人,多注意积累,多思考,就会有许多发现,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教育教学的细节就可以挖掘出一个教科研的案例甚或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当然,作为一线教师,教学之余还要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
教师们纷纷表示:聆听专家讲座,不是滴滴清泉滋润内心,而是悬泉瀑布醍醐灌顶,就如同窗外渴盼已久终于到来的阵阵喜雨,酣畅淋漓,痛快矣哉!两位专家的讲座让大家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让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新的方向。
8月26日上午丁义国副校长做了《润泽生命的经历教育》讲座,讲座分析了海陵中学教师均衡配置、学生按施教区划片招生等严峻的形势,提出了如何继续保持海陵中学教育教学的持续走强,是我们每一个海陵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丁校长认为“将教学变成研究是海陵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这就要求我们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仔细分析学情,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采取适合海陵中学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特别关注按施教区划片招生后学生质量的变化。教育就是生命,课堂上要给所有学生均等的机会。
这次培训内容充实,追求实用、实效。政教处余红主任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向全校班主任开设了班主任工作指导的讲座,教务处王宝龙主任、教研室章永华主任分别就教师教学常规和教育科研做了专题讲座,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方面应该如何努力钻研,不断进取,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成长,成为优秀教师甚至名师。
五天的校本培训既有专家引领,又有领导、同伴互助,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介绍、理念推介,又有脚踏实地的实践研究、经验总结。大家要将培训中的有关先进教改理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这对于更新大家的教学理念、提升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浓郁学校教研氛围、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将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摄影:丁进 文字:吴宗云)
用户登录